12月5日晚,广州从化警方吕田派出所民警摸黑走了20公里山路,及时将一名遭受网络贷款诈骗的事主从陷阱中解救出来。
12月5日20时许,从化区反诈中心收到辖区一名事主可能遭受网络贷款诈骗一条紧急预警。反诈中心立即启动劝阻工作机制,指令吕田派出所进行劝阻。
吕田派出所民警张远东通过电话联系事主,多次拨打方才接通,事主蒋先生自称从韶关来到从化打工,为杉树林除草,住在吕田镇某山上的工棚里,但是不能准确表述自身所在的具体位置。
事主表示近日因家庭亟需用钱,便按照手机弹出的“某呗”借贷页面提示,下载了APP“借贷”了2万元。但显示借贷成功后,钱却没有到账。“银行卡异常”的提示却弹了出来,事主仔细一看发现是自己的银行卡号“填错”了一位。这时对方客服来电,称为事主自身原因出错,必需立即还款,否则将有法律严惩和家人安全难保。事主多方筹措仍无法还上,正为此一筹莫展。
民警对事主进行安抚,要求不能转账并等待民警前来处理,后立即添加对方微信好友,引导事主进行实时位置共享。民警初步掌握到事主所在的工棚应在吕田镇狮象村某山头上,但工棚位置非常偏僻,山下的岔路多,导航也无法确定路线,民警几次走进了岔路。民警再次询问事主住处的周围环境特点,事主称山下有一个地方有村民养了许多牛。根据该线索,在村干部的帮助者下明确了事主的位置,民警立即驱车前往,期间经过了将近20公里的山路,再爬了2公里多的山坡,终于找到该事主。
民警到场后,耐心细致地向其讲解了网络贷款的方法手段和典型案例,消除了事主的恐慌心理,删除了非法网贷的APP.了解到事主还未注册“国家反诈”APP,民警还手把手教导事主注册,提升其反诈安全意识。
套路解析
诱导贷款
诈骗分子一般通过网络媒体、电话、微信、QQ等社交工具等方式发布办理贷款的广告信息。
诱骗、威胁转账还款
一旦有事主主动联系或下载虚假APP,诈骗分子就会冒充银行、贷款公司工作人员联系事主,以检验还贷能力、刷流水、调整利率、降息、提高信誉、转账出错等方式,诱骗、威胁事主转账汇款。
警方提醒
正规的银行贷款业务都是在各银行的营业网点进行办理,通过各网络社交媒体及接到电话指示办理的银行贷款业务均可识别为诈骗犯罪。
不要轻易相信他人能办理贷款或信用卡套现等业务,不要随便将个人身份信息告知他人,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链接,加强防范意识,以免上当受骗。
(平安广州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