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萍,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家事少年庭缓刑考察期的刑事被告人,曾在两年前被确诊为中度抑郁、重度焦虑症,常有轻生的想法,“活在这个世界上真没意思”是小萍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小萍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从小父母对她疏于管教,在一段早恋过程中,曾因与男友闹分手一度陷入抑郁,有过跳河轻生未遂的经历。
社工胡丙秀第一次见到小萍,是在宝安法院家事少年庭的当事人会见区。庭前社会调查过程中,社工发现小萍并非深圳户籍,与男友小卓从外地前来深圳务工,在深圳并无亲友,唯一的依靠便是其男友小卓。
11月25日下午16时许,庭审结束后,家事少年庭社工帮教站的胡丙秀社工对小萍进行心理疏导后,便通知其男友小卓来接她。不料男友小卓因在深找工作迟迟未果,便与小萍发生争执,一气之下转身离去。小萍独自一人在法院门口公交车站处伤心、失落地徘徊,直到晚上8时,才得知男友小卓已离深,让她好自为之。
所以才发生开头那一幕,孤独无依的小萍向宝安法院家事少年庭社工帮教站求助。
疏导安抚,关怀未成年少女
社工胡丙秀接到小萍的电话后,一边对小萍电话进行安抚,一边与其他社工一起匆忙赶往法院门口寻找。
在公交站座椅上顺利找到小萍后,看到她绝望地把脸伏在冰冷的坐椅上,小小的身躯蜷缩在一起,社工们立即开展危机干预,疏导安抚关怀小萍,并慢慢引导她关注自身、转移焦点,缓解内心奔溃和绝望情绪。
在小萍情绪平稳后,考虑到小萍身无分文,又无依无靠,且天色已晚,社工们便一边为其购置的水、面包等食物,一边积极联系亲属和男友,并为其就近寻找酒店并由2名社工陪伴小萍入住。
温暖陪伴,告别“轻生”念头
在入住酒店后,社工胡丙秀采用叙事治疗法,首先进行了“问题外化”,帮助小萍认识自己。
小萍逐渐意识到,她现在“丧”的状态,不是她没用,很大部分是其“抑郁症”造成的。抑郁症就像是个小恶魔,当小恶魔出现时,她就会非常低落和负面,但是这种负面影响也是可以通过自己和他人的帮助逐渐减弱的。
其次,让其回忆生命里那些美好的关系体验;体会在与他人互动中被尊重的感觉。在此互动中,让小萍体会到正面关系带给人的希望和温暖,逐渐地让小萍生出力量和勇气,告别了“轻生”的念头,渐渐进入梦乡。
贴心守护,顺利回归家庭
次日上午,社工帮教站顺利联系上小萍的父母和男友,并协助其购买汽车票回家,候车期间多名社工一起对小萍持续进行开导、安抚,告诉她每次快要被负面情绪淹没时,都要按下“暂停键”,并找到负面情绪的出口,并希望其能够珍爱生命、照顾好自己。
目前小萍已顺利回到家中,社工帮教站将继续关注小萍的情况,并联系所在社区持续对其开展帮扶关爱行动。
法官寄语:祝愿小萍早日走出心理阴霾,积极面对今后的人生!
(深圳宝安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