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全大妈”在社区举办迎春文化进万家活动。
“秀全大妈”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群体,还是新时代平安广州群防群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她们来自群众,走进群众,服务群众,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志愿服务精神。
1月15日上午,《南方》杂志记者一走进广州市花都区秀全街花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就看到“秀全大妈”们在包饺子。这天,他们在花港社区举办迎新春活动,包饺子是为了慰问社区里的高龄老人和困难户。
当天上午,在党群服务中心前的广场上,大妈们还组织了写春联送福字活动,并开展文艺活动表演,走秀、藏族舞、太极拳表演、诗朗诵、唱快板等自编自演的节目,吸引了很多居民前来参加活动。
“大妈们真是了不起!”接触过“秀全大妈”的人,都会纷纷竖起大拇指。“秀全大妈”是一支成立于2010年的志愿服务队,12年的时间,人数从刚成立时的27人,发展到现在的2300多人。现在,“秀全大妈”已经是新时代平安广州群防群治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也是广州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生动见证。
退休大妈再上岗
“夏大妈,您今年贵庚?”
“你可以问我的年龄,但是不能叫我老人家!”
刚见到“秀全大妈”宣讲团团长夏明英,她就马上开起玩笑,笑容里带着爽朗。2014年,夏明英随女儿女婿从湖北十堰来到花都生活。今年67岁的她,是一个“闲不住的人”。
但刚来花都的时候,除了在家带孩子,花都这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让她很不适应。她说,刚来的时候,她整天掰着手指头数假期,孩子们放假了,她就赶紧回老家。
2017年,看到社区里忙前忙后的“秀全大妈”志愿服务队,她加入了。因为退休前夏明英曾在某国企单位任中层干部,文化水平和口才不错,她担任了“秀全大妈”宣讲团团长,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志愿活动。
“秀全大妈”创始人张晓英,也是一个典型的“老漂族”。祖籍内蒙古的她,曾为草原地区的交通事业奉献了青春年华。退休后,她随儿子来到花都。2010年10月,从跳广场舞开始,张晓英把大妈们组织起来,建立起由27人组成的“小红帽志愿服务队”,负责在社区巡逻、做一些志愿服务。这也就是后来“秀全大妈”的雏形。
其他大妈的故事也类似。张晓英说,在秀全街道,以东风日产为核心的汽车以及相关产业繁荣发展,聚集了数十万人在这里安居置业,很多退休的老年人也随着子女来到花都生活。
“很多老人远离故土,要重新适应新的气候、饮食、语言等,存在不少困难,有些甚至因为语言不通,连出门买菜都不敢。成立‘秀全大妈’的初衷也是为了打破这种地域隔阂,让大家相互帮助。”张晓英说。
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来自五湖四海的热心大妈们,让社区变得更加和谐有爱。她们组建了服务队、护绿队、调解队、巡逻队、宣传队等多支队伍,在治安巡逻、调解矛盾纠纷、邻里互助、接送学生、维护交通安全和环境卫生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12年来,“秀全大妈”志愿者服务队慢慢发展壮大,成为广州群防群治的一支重要力量。
现在,“秀全大妈”队伍里不仅有大妈,还有很多大叔大伯,甚至还有90后。“虽然我们的服务队叫‘秀全大妈’,但只要热爱社区、有奉献精神的人,我们都会把他们吸纳进来。现在服务队里30%以上是男同胞,他们也是靓姐们的坚强后盾。”夏明英说。
61岁大妈想入党
61岁的宗雅琴,自从去年加入“秀全大妈”后,感觉自己摆脱了退休后的枯燥生活,找回了生活的动力。现在,宗雅琴是“秀全大妈”的“财务总管”。作为入党积极分子,今年她的心愿是能够加入中国共产党。
2018年,在秀全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秀全大妈”服务队成立了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42人,管理着140多名流动党员。同时,还建立了社区“秀全大妈”妇女联合会,将所有志愿者纳入街道党组织的管理和服务范畴。
作为“秀全大妈”的主要协调人,秀全街花港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李凤招告诉《南方》杂志记者,秀全街道从办公服务场地、活动经费到活动内容等方面,对“秀全大妈”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时,在党支部的推动下,“秀全大妈”建立健全了志愿者登记注册制度、志愿者服务工作站制度、志愿者联系群众制度、志愿者例会制度、议事协商共治制度、志愿者培训制度、平安志愿者服务守则及奖励机制等8项制度,确保了各环节有章可循。
成立了党支部,大妈们感觉更有底气了。在党建引领下,“秀全大妈”品牌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秀全大妈”按照“党员骨干+党员志愿者+群众志愿者”的模式,建立了特色鲜明、兼具不同服务功能的志愿者队伍,构建了一个以党员为中坚的社区志愿服务体系。
比如,作为一名老党员,张晓英兼任着老年文化队队长,牵头成立了艺术合唱团、舞蹈队等,还经常与社区居委会一起举办活动,活跃居民的文体生活,如“拼菜百家宴”“邻里情一家亲饺子宴”;党员夏明英作为宣讲团团长,不仅带领团员到社区宣讲,还受邀到学校、社区、村、工厂进行主题宣讲,成为传递党的声音和精神的信息员。
“秀全大妈”党支部还通过开展多方面业务培训指导,进一步强化服务行为规范化,有力提升了群建共治质量。
此外,在“秀全大妈”党支部的牵头下,社区党组织、共青团组织、妇女组织、工会组织、企业单位等建立了区域联动机制,打破了行政壁垒、条块分割和行业限制,志愿服务资源和力量被有效整合了起来。
很多人问宗雅琴,为什么一把年纪了还要入党?她说:“党员在‘秀全大妈’队伍中发挥了主心骨作用,看到他们,我感受到了党员的先进性。这让我也很向往,想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不怕老,不服老
1月15日上午,自编自演快板节目《环境保护法》结束后,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如果不是看到“秀全大妈”的队旗,可能没人会察觉到,在舞台上又唱又跳的是一群已经退休的老人家。
很多人问“秀全大妈”们,在照顾家庭之余,还要做这么多志愿服务,累不累?
“秀全大妈”们不怕老,也不服老。张晓英说,从志愿服务中获得的正能量和归属感,是大家坚持下去的理由。这样既可以“老有所为”,丰富她们的老年生活,又可以为党组织和各部门的宣传助一臂之力,继续发光发热。
现在,“秀全大妈”志愿服务覆盖秀全街13个村(社区)、5所高校及12个驻区部队近30万人。
近年来,围绕党和政府关注、群众急需、居民关心的问题,“秀全大妈”还探索开展“点餐式”志愿服务,重点服务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和低收入家庭等社会弱势群体;同时,还成立了党员服务小组、矛盾调解小组、治安巡逻小组、安置帮教小组、关工委小组、政策宣传小组等6个功能小组,试行“邻里守望+十铺联防+值班”巡逻防控相结合的群防共治模式,探索形成促进来穗人员融合的“小社区、大融合”经验模式。
前段时间,秀全街加强60岁以上老人新冠疫苗接种宣传力度,“秀全大妈”们也行动起来,入户排查宣传,助力老人接种疫苗。
“接到要宣传新冠疫苗接种的任务后,我们上门入户宣讲,对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摸底,曾创下一晚上走访25栋楼3750户的纪录。”李凤招说。
自信满满,活力四射。现在,“秀全大妈”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群体,还是一个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品牌。她们来自群众,走进群众,服务群众,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用十二载真情践行“老有所为”。
《南方》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