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全忠介绍指挥中心。警方供图
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打开手机搜索“广东110”微信小程序,就可以通过文字、照片、视频通话等方式马上报警。这种5年前群众想都没想过的报警方式,如今已在广东广泛应用。而这个微信小程序的开发团队负责人——赵全忠,现任广东省公安厅情报指挥中心副主任,已在110综合指导岗位工作了18个春秋。
用新科技提升警队战斗力
“广东省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地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极大,亟需从更高层面统筹警务指挥体系建设。”赵全忠告诉记者,“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融合通信技术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公安机关要因时而变,用新科技提升警队战斗力。”在广东公安“智慧新警务”战略推动下,第三代指挥中心应运而生。
与各相关单位沟通协调,和技术公司深入对接,将技术应用与公安工作实际需求相匹配……为了尽快把改革落到实处、取得成效,今年51岁的赵全忠忙前忙后了2年多时间,不知不觉间头发白了许多。每一次为了推进项目,即使加班回到家,他脑中思考的依然是技术难点的突破口。
令人可喜的是,“智慧新指挥”建设成果接踵而至。
去年,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实现全市110报警求助由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集中接处,广东公安泛互联网终端智能报警小程序上线运行良好;今年11月起,群众在省内通过华为手机最新系统EMUI11拨打110时,选择“畅连视频报警”功能即可视频报警。
一切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
1991年,赵全忠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毅然投身公安事业;2002年,他调任省公安厅110综合指导岗位,一干就是18年。没有华丽的言词,也没有虚无的空想,在谈话的过程中,明显感觉到他作为“技术男”的务实。
今年1月16日,在公安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举办的“智慧公安我先行”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练兵成果比武大赛广东赛区比赛中,广东公安泛互联网终端智能报警小程序项目以96.69分的全场最高分获得一等奖。
回想起过去两年多的努力,广东公安泛互联网终端智能报警小程序从零到现在得到广泛认可,对赵全忠来说,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确确实实让广大市民群众和一线民警应用起来。“在110接处警工作中,最怕遇到的是报警人说不清位置的情况。以往用基站定位,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误差可能达200米。可对于接处警民警来说,需又快又准地找到事主,容不得那么大的误差。”赵全忠告诉记者,经过了一步步的探索和实践,团队选择在微信平台嵌入小程序的方式来实现互联网报警,“微信平台有多少用户,我们就能覆盖多少用户,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拓宽覆盖面。”
要让更多人使用,还要让互联网报警方式更直观及简单。“我们既要考虑群众的需求和体验,又要方便一线民警使用,同时,考虑到有些人不会用小程序的情况,尽可能让互联网报警方式越来越简单,让男女老少拿起手机就会用。”在群众和民警之间,赵全忠和团队一起用技术搭建了畅通的桥梁,使110互联网报警生态圈越来越成熟,也让群众更有安全感。
(南方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