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到底是一起怎样的案例?
在办理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最后如何解决?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小编带你来看看!
经营不善 龙头企业37亿元
2003年,佛山市瑞丰石化燃料有限公司(下称“瑞丰石化公司”)成立,注册资本8500万元人民币,主营重油深加工、生产、销售等,年炼油能力达230万吨。
瑞丰石化公司厂房
2011年1月以来,由于大量举债、经营不善,瑞丰石化公司累计对外负债逾37亿元,其中金融债权本金近10亿元,陷入困境。
在当地政府支持下,该公司开始展开企业自救和庭外重组,但由于缺乏重组能力和可行方案,始终未能有效清偿债务,也未能解决欠薪问题。
截至2015年下半年,瑞丰石化公司累计拖欠141名在岗职工2个月工资、管理层4个月工资,欠缴员工社保费用400多万元,此外还积欠已离职职工的经济补偿金数百万元。8月10日,债权人向佛山中院提出对瑞丰石化公司进行破产清算的申请。经审查,佛山中院民五庭受理了瑞丰石化公司破产清算案,并依法指定管理人接管瑞丰石化公司。
拯救无望 从“促重整”到“快清算”
考虑到瑞丰石化公司拥有成片土地和300多米码头岸线资源及石化生产、运输、存储资质,接管后管理人有意推进重整。在合议庭的引导下,各方债权人经表决,达成了通过招商引资整体处置瑞丰石化公司资产的方案。 为此,针对重整事宜,合议庭和管理人数十次与政府部门、意向投资者等主体进行沟通、谈判。
但期间,当地政府产业发展规划、乡村振兴规划作出了调整,该公司难以适应当地产业升级、经济发展要求。加之,瑞丰石化公司常年排放废弃物,对当地的大气、水、土壤等环境造成了一定污染。
重整是否该案的最佳解决方案?面对新情况,合议庭多次实地走访企业所在地,调查掌握企业经营现状,积极与当地政府、环保部门沟通协调,了解各方观点。“在现有厂区继续经营石化业务并无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尽早完成破产清算、彻底关停瑞丰石化公司成为当时唯一现实的选择”。经过多次合议讨论、平衡各方利益后,合议庭开出了一剂新“良方”——调整办案方向,及时地将案件从“促重整”向“快清算”转变。
2018年1月,佛山中院正式裁定宣告瑞丰石化公司破产,案件进入财产变现阶段,并通过多次依法公开拍卖后,以1.32亿元成功处置了破产财产。在妥善处理破产期间继续营业所产生的污染废弃物,完成了资产交接后,2019年12月,佛山中院裁定终结瑞丰石化公司破产程序。
停产腾退 助力产业转型、乡村振兴
“该案的处理结果不仅关乎单个企业的存亡,更关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该案的承办法官王滑明表示,瑞丰石化公司通过破产程序实现市场化出清,停产腾退,对企业所在地而言意义重大。
彼时,当地政府正积极转变产业规划,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型业态。同时,在乡村振兴规划上,致力于在西江15公里河岸线上打造“西江十里画廊七彩花田”,建设“优而雅、小而美”的高颜值特色小镇,提升城乡发展品质。
瑞丰石化公司的关停,直接释放厂房2万多平方米、土地170多亩,并腾退出运输码头300多米西江岸线,周边大气、水、土壤等生态得到修复,历年生产的污染废弃物也将得到妥善清理,直接服务于当地政府产业规划,助力乡村振兴与污染防治攻坚战。(佛山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