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地的边界终于明确了,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今年5月,湛江市徐闻县长边寮村村民廖某英看着刚立下的界桩,难掩激动。这场因道路分割引发、历时多年的土地权属纠纷,在南山司法所所长、法学咨询工作专家陈学“现场勘界+情理疏导”的专业介入下圆满化解。
群众的安全感,离不开法治的完善。今年7月上旬,徐闻县召开2025年法治建设暨法学咨询工作专家座谈会,41人被聘任为徐闻县法学咨询工作专家,陈学正是其中的一员。
近年来,徐闻加速推进法学咨询工作专家制度,将其作为法治建设的“关键抓手”和“特色品牌”,为徐闻打通法治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添砖加瓦。
曲界镇村民因村路通行问题发生纠纷,法学咨询工作专家现场考察情况。
建法学专家库
为重大决策做“法治参谋”
在2025年徐闻县法治建设座谈会上,法学咨询工作专家的一大职责被提及,那便是当好重大决策的“法治参谋”。
“专家要敢于说‘不’,更要善于说‘行’,发挥专业优势可以提出建设性方案,可确保决策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徐闻县委政法委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据悉,凡属徐闻县委、县政府重大发展规划、重要改革举措、重点建设项目,必须引入法学咨询工作专家团队进行合法性论证、风险评估和法律可行性研究,出具书面法律意见书,从源头上预防法律风险。
法学咨询工作专家也是风险防控的“前沿哨兵”。聚焦琼州海峡通航安全、涉海南自贸港政策衔接、涉农土地流转、涉海环保涉企纠纷等重点领域,徐闻县委政法委组织法学咨询工作专家开展常态化“法治体检”和风险排查。同时建立“风险预警一法律研判一协同处置”闭环机制,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预警、早介入。
如今,徐闻县正加快制定《徐闻县法学会法学咨询工作专家实施细则》,明确人员遴选、职责、权利保障、经费支持等具体规定;还建立“县委点题、部门报题、专家解题”的课题对接机制和“意见采纳反馈制度,确保专家建议“说了不白说”。
融入综治网络
做矛盾化解的“专业力量”
今年5月,徐闻县综治中心案件督办组接到下桥镇村民劳某反映称,其与陈某因祖先墓地界线不清,导致纠纷,长时间得不到解决。
了解情况后,徐闻县综治中心案件督办组引用“先人墓地相邻,同是邻居”的俗理,解释农村风俗习惯,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同时明确民法典关于物权保护的规定,指出劳某破坏墓地围墙行为需承担法律责任。最终,劳某意识到自己当时情绪激动行为欠妥,随后当场道歉并自行修复围墙,双方当场握手言和。
类似的土地纠纷案例,在徐闻广袤的农村土地上时有发生。?而法学咨询工作专家,就是矛盾化解时村民们信得过的“专业力量”。
一方面,县综治中心案件督办组成员被聘为法学咨询工作专家之一,融入“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深入推进县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常驻单位和轮驻单位作用,并下沉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和行业调解组织。
另一方面,法学咨询工作专家重点攻坚涉重大项目征拆、涉民生事项、历史遗留问题等“骨头案”“钉子案”,主动参与调解,提供权威法律意见,提升调解公信力和成功率,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乡音讲法惠民
当群众身边的“权威讲师”
法学咨询工作专家不仅要懂法,也要会讲法。
近年来,徐闻县委政法委围绕民法典、乡村振兴促进法、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等与徐闻发展、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组织法学咨询工作专家开展精准化、分众化普法宣讲。
在普法现场,法学专家们用好“菠萝的海”“南极村”等特色载体,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产品,让法治精神浸润人心、成为习惯。
在田间地头,法学咨询工作专家与“一村一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等有机结合。“这些法律力量互为补充,一起开展公益法律服务,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徐闻县司法局党组成员麦浪介绍道。
法学咨询工作专家的助力,也让徐闻县打造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如虎添翼。2020年至今,徐闻县共有10个村被确认为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有力地推动了基层依法治理,为徐闻县法治乡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法学咨询工作专家还积极开展“送法进企业”等惠企活动,为政府领导、企业家与法学法律专家搭建法务对话平台,助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法学咨询工作专家制度的完善,为徐闻重大决策安上了法治的“方向盘”与“压舱石”,让专家资源从“参谋室”走进社会治理的最前沿。
一线案例
法学专家现场督办啃下“硬骨头”
望着测绘队立下的崭新界桩,徐闻县海安镇麻城村村民许某泽如释重负:“这块‘悬’了32年的宅基地,终于落定了!”
1993年,麻城村第二生产队在“下田”统一划分土地,许某泽分得0.46亩宅基地。但村里的许某朋兄弟二人拒不执行当年分配方案,持续阻挠许某泽使用该地块。历经多次镇村调解,均因分歧过大未能解决。
2025年,这桩“历史旧账”迎来转机。近期,徐闻县综治中心案件督办组织法学咨询工作专家深度介入。经细致核查历史分配档案与凭证,专家团队确认当年分配方案合法有效,许某朋兄弟阻挠行为于法无据。7月1日,法学咨询工作专家联合县镇村干部直赴“下田”争议现场,对照原始方案实地踏勘、测量、定桩,为许某泽及其他两户存在分配遗留问题的村民一次性确权。
“关键是明确法理依据,再联动执行。”参与处置的专家强调。此次县镇村力量与法学专业支撑的高效联动,最终啃下了这起因“分配不到位”导致的基层“硬骨头”,为村民的急难愁盼画上法治句号。
“通过专家把法理讲透,让历史遗留问题有法可依。”徐闻县综治中心案件督办组组长柯陈森道出制度初心——借专家之力解决当地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为徐闻县社会稳定筑牢法治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