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惠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全链条”打造更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以法治助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把好“法律”关,做实制度护企
市司法局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参谋助手作用,积极服务市场准入、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涉及民营经济活动的重大项目、重大政府合同以及政策措施,为重大政府项目落地提供专业法律意见和重大行政决策、重大政府合同提供高质量合法性审查。比如,为环“两山”引领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落地提出切实有效的风险防控对策和措施;围绕是否违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否违背公平竞争原则对有关政策措施文件进行审查,清理排除限制市场竞争的政策措施,减低民营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从制度层面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市司法局在全市范围内推动设立了14家市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通过联系点让民营企业在立法项目征集阶段就参与进来,广泛发表意见,让立法机关更直接地听到民营企业的呼声,推出更多民心所向、企业所需的法规制度,更有效地回应民营企业所思、所想、所愿、所盼。
把好“规范”关,做好执法安企
市司法局强化牵头涉企行政执法监督,采取务实举措防止不当执法“扰企”“伤企”。按上级部署扎实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通过向企业发出征询函,主动走访当地商会协会,组织召开企业和商会协会代表座谈会等方式,征求民营企业对涉企行政执法的意见建议。应用“粤执法”+“粤商通”非现场执法系统办理非现场执法案件近3万宗。开展全省“亮码入企”试点工作,执法人员进入企业检查时需出示电子执法证的二维码,一体化执法平台自动记录和实时归集行政检查的事项、频次、地点等信息,企业可通过扫描执法人员出示的二维码核对有关信息,有效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
博罗县柏塘市场监督管理所执法人员在入企执法时向企业亮电子执法证
推动“包容审慎”监管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发布涉企“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检查任务清单(第一批)25项,以“监管效能最大化、监管成本最优化、对市场干扰最小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经济”企业,推行运用教育提醒、劝导示范、行政提示、行政约谈等非强制性的监管方式履行行政监管职责。创新开展市特邀执法监督员“伴随式”监督工作。
把好“服务”关,做优送法暖企
市司法局聚焦企业法律服务需求,积极提供生产性法律服务,做实做优法治暖企。
在公共法律服务产品方面,市司法局持续深化涉企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在博罗、大亚湾、惠阳等县(区)建站设点,为企业商户提供法律咨询、调解、普法宣传、法治体检等一站式高效便捷法律服务;指导公证机构创新“一站式+定制”服务,实现80%高频涉外公证事项全程线上办理,推动法律服务资源更好融入实体经济领域。在法治宣传方面,组织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暨“法治益企行”主题普法活动,把优化营商环境法规、政策及服务送进园区、送进企业。活动期间,市司法局牵头推动各单位开展民法典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系列普法活动达1600场次,参与群众超90万人次。
市司法局联合大亚湾开发区政法办在海能新一代信息产业园举办“和美音乐汇·民法典宣传普法集市进园区”活动
同时,深化行政复议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在仲恺区、博罗县相关产业园区和多家商会协会设立涉企行政复议服务点,建立行政复议机构与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进一步畅通涉企行政复议申请渠道,实施“容缺受理、受后补充”机制,及时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行政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