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广州南沙发布通告,离南沙通道暂时关闭。之后,“一对男女约会感染”等流言在网上广泛流传。
9日零点,深圳市公安局宝安分局发出通报,称谣言系一名42岁男子编造,男子已被行政拘留五日。
准确的信息是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编造涉疫谣言,严重干扰了疫情防控工作正常开展,将被依法从重处罚!
“倾城之恋感染”系虚假信息
据深圳市公安局宝安分局通报,6月7日,网络平台流转《倾城之恋2021》一文,称广州南沙一男子与一女子约会就餐被感染,该女子来深导致深圳多区开展大排查,该文迅速引起公众关注。经查,该文为不实信息。
6月8日,警方将居住在宝安区的嫌疑人李某某(男,42岁)查获。李某某对其编造虚假信息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
“看到这个故事后,一直想知道是不是真的,查了防疫资料,没看出来是真的,但又很疑惑,好在官方通告终于出来了……”“我就说这么像小说是咋回事……”官方通报发出后,不少网友表示曾看过这个谣言,差点就相信了。
当日,警方以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依法对李某某作出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
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
类似的案例,近期警方已通报多起,其中一名当事人还涉嫌构成了犯罪。
比如,越秀区公安分局在工作中发现,广州某广告有限公司的公众号发布了一则“越秀矿泉瑶台片区2名染病人员带病逃脱”的虚假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警方抓获了该公众号的实际控制人林某。
林某因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
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依法科学有序防控至关重要。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广东省公安厅曾发布通告,散布疫情谣言、谎报疫情的,将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从重处罚。
对构成犯罪的,我国刑法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除了刑事责任,如果造谣者侵害了他人名誉、隐私等,还将面临民事索赔。
涉及疫情的虚假信息滋生传播,轻则可能扰乱民心,重则可能引起恐慌。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才是应对疫情信息的正确态度。
(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