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工追回欠薪、为受侵权的群众维护权益、为邻里化解多年的积怨……在湛江市经开区东简街道司法所,总能看到蔡佩霏忙碌的身影穿梭于当事人之间。她设身处地、竭尽全力化解着基层的矛盾纠纷,守护着一方安宁。
这位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在群众中有不少亲切的称呼。熟悉的村民尊称她“霏姐”,外来务工人员爱喊她“小妹”。但她自己最中意的,还是大家叫她一声“小蔡”。她认为,这样朴素的称呼能瞬间拉近距离,为彼此添一份亲人般的信任。

法治守护,做群众权益的“捍卫者”
蔡佩霏坚信,调解工作必须扎根于法治的基石。在街道的支持下,她牵头组建“东简街道法律顾问小组”,汇聚起退休法官、驻村律师、模范调解员等专业力量。通过户外普法、微信群答疑、法治讲座与定期坐班,她和团队将法律服务送到村民身边,确保第一时间回应群众的急难愁盼。
今年5月的一个周末,一起突发事件打破了村里的宁静。一名村民在卫生站就诊后返家不幸离世,家属情绪激动,在微信群发声并前往卫生站讨要说法。驻村律师发现后立即联系蔡佩霏。虽值休息日,她敏锐意识到事态紧迫,当即电话指导村干部安抚家属,随后毅然驱车四十多公里赶回办公室,组织双方协商。经过一整夜情、理、法交融的耐心沟通,最终促成双方签订调解协议,将这起可能激化的意外事件圆满化解。
东简街道企业林立,外来务工人员密集,劳资纠纷时有发生。每年春节前,既是民工返乡高峰,也是工资结算的关键期。蔡佩霏时常要面对几十名工人的急切倾诉,听着“父母等钱治病、孩子等钱开学”的无奈。为帮工友讨薪,她屡次只身前往厂区沟通,从最初的被拒之门外,到后来负责人主动配合,其间艰辛不言而喻。但工人们辛勤劳作的身影,始终支撑着她帮工人维权的决心。
如今,“有事就找司法所小妹”在工友间口口相传。经她手帮助追回的欠薪每年超百万元,为工伤、工亡家属争取的赔偿款更逾二百万元。
真情润心,当百姓信赖的“贴心人”
案件调解成功后,常有心怀感激的当事人想表达谢意,生活困难的群众甚至送来自己挖的海螺。蔡佩霏从不收取分毫,这些朴素的善意让她更感责任重大。每逢慰问或技能培训,她总会优先通知生活困难的当事人,尽力为他们链接资源、改善生计。
曾有一位大姐,遭遇家暴离婚后独自抚养两个孩子,不仅应得补助被前夫家侵占,安置房也因对方阻挠而落空。蔡佩霏陪着她,在村委、回迁办、司法局等多部门间反复奔走,最终助其拿回补助与安置房。了解到大姐有家政经验后,又主动帮她报名参加技能培训。如今,这位大姐已成功组建自己的清洁团队,靠双手撑起了整个家。
从初出茅庐的“调解新兵”,到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蔡佩霏的成长之路坚定而踏实。她深知,有时只需耐心倾听与法律解释,便能消弭困惑;有时一个及时的电话,就能解决困扰群众多时的难题;有时再多一份坚持,事情便迎来转机。
如今,越来越多群众慕名来到东简司法所,有的是工友推荐,有的是乡亲口述,有的因普法宣传而来。作为一名扎根基层司法战线的青年干部,蔡佩霏始终坚信,为群众排忧解难、守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是自己责无旁贷的使命。在这条守护万家安宁的道路上,她正用炽热的青春,书写着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