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海岛的碧海之畔,中石化、中海油、巴斯夫等世界级工业巨头落地生根;在廉江,核电项目稳步推进,为国家能源安全注入新动能;在湛江综合保税区,“并行港”如流畅的笔触,串联深圳、湛江、海南三地港口……
放眼湛江,重大项目如春笋破土、如火如荼,构筑起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四梁八柱”。大项目从落地到投产达产,涉及征地拆迁、开工建设、工程纠纷等矛盾,不断考验着湛江应对新形势的司法能力。
近年来,湛江法院紧扣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中心工作,创新构建服务大项目“1235+N”工作体系,提供“一企一策”“一事一策”精准法律服务,为宝钢、中科炼化、巴斯夫、廉江核电、湛江综合保税区等保驾护航。截至目前,已妥善处理相关案件114件,涉及金额超1.4亿元,以司法之力护航保障大项目迸发磅礴动能。

湛江法院(经开区)服务大项目建设工作平台。
搭建体系保障服务质量
“要是再拿不到租金,我们就没法补货,项目进度肯定要受影响!”今年5月,湛江市一家工程公司(下称A公司)负责人拿着租赁合同,急冲冲走进经开区法院东海法庭。
原来,A公司与B公司签订租赁合同,约定为湛江市中科(广东)炼化一体化项目提供脚手架钢管、扣件、钢跳板、顶托等建材。截至6月底,B公司拖欠A公司各项费款累计15万余元。
7月,经开区法院将双方聚到一起:“大家都是合作伙伴,B公司在规定期限内付清租金,既解决了A公司的资金困局,也保证了B公司的工期,这才是双赢。”一番释法析理后,双方当场达成调解协议。
该纠纷的高效化解,并非偶然。其背后,是湛江法院为服务大项目量身打造的“1235+N”机制在有序运行。
何为“1235+N”?这是一套系统性的司法服务组合拳:树立1个鲜明导向、建立2个联动机制、打造3个专门平台、成立5个工作专班、采取N个管用措施。“确保大项目推进到哪里,司法服务保障就跟进到哪里。”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这一体系下,专门的平台和专班成为嵌入项目一线的“传感器”。湛江法院紧盯东海岛、廉江等大项目主战场,打造了大型产业集聚区、廉江核电、综合保税区3个前线平台,并抽调精干力量成立5个对应专班,确保服务精准直达。
体系的强大生命力,更体现在“N”项措施的创新性上。例如,湛江法院打造金融类案智审平台,全面与各金融机构、律师事务所对接推进要素式智能审判和调解工作,通过平台结案2678件,入选全国2025政法智能化智慧法院典型案例并在全国成果展上作经验分享。

湛江中院与廉江法院对大项目建设可能发生的投资合作等方面的矛盾纠纷提前预判。
提前介入实现高效调解
重大项目建设周期长、参与主体多,纠纷一旦爆发便如同一场“持久战”。面对这类案件,湛江法院将司法关口前移,从“事后审判”转向“事前预防、事中调解”,力求将矛盾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
“这不仅仅是几万尾鱼苗的赔偿,更关系到国家重点工程能否顺利推进,也关系到老百姓的生计保障。”廉江法院青平法庭庭长罗世聪回忆道。
2023年11月,车板镇养殖户刘某的20万尾石斑鱼苗,因附近某国家重点工程施工打桩产生的噪声大量死亡。施工方同意赔偿鱼苗直接损失,但对刘某提出的包括停工停产、预期收益在内的114万元总索赔金额无法接受。矛盾迅速激化,项目进展面临停滞风险。
罗世聪随即联合司法所、综治办组建专业调解团队,不仅实地勘查养殖场与施工场地,更创新引入“技术顾问”机制,对接多家司法鉴定机构,为难以确定的养殖损失提供科学参考,有效破解赔偿金额认定难问题。
面对巨大分歧,法官还为双方算了一笔“诉讼成本账”:如果启动司法鉴定,费用可能超过10万元,周期长达半年以上。相比之下,调解是更高效、经济的选择。最终,双方达成20万元补偿协议,法庭当天完成司法确认,赋予协议强制执行力。
近年来,湛江法院结合“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通过资源下沉、协同联动,努力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让司法服务成为重大项目建设的“稳定器”和“推进剂”。上述案件形成的“快勘验、快评估、快调解、快确认”的“四快”处理模式,亦为类似纠纷的解决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经开区法院到中科(广东)炼化有限公司走访调研。
相关
深化法企联动、区域协作和辖区部门联动,湛江织密法治保障网
构建多方协同的法治“同心圆”
服务重大项目建设,既要打通司法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更要构建多方协同的法治“同心圆”。湛江法院通过深化法企联动、区域协作和辖区部门联动,织密了一张全方位、立体化的法治保障网。
区域协作,为重大产业布局提供跨域司法保障。湛江法院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大局,与重庆、广西等13家高院共同签署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司法协作协议,扎实落实穗湛法院“核+副中心”28项工作安排,与海口中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与茂名、阳江中院建立25项司法合作机制,以司法护航高质量发展。与广州海事法院、汕头中院签署合作备忘录,以“专门法院+地方法院”共同服务临港经济区建设。
辖区部门联动,打造全链条法治保障体系。湛江法院加强与发改、自然资源、市场监管、金融监管、工商联等部门的联动合作,通过信息共享、风险联判、矛盾联调,实现对企业从落户到运营的全生命周期法治护航。
今年9月,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工商联、市众信商事调解中心正式签署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合作框架协议,为市场主体纠纷化解开辟了“新通道”。其中法院、司法局的权威指导,为调解工作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调解协议,法院依法出具司法确认裁定书,赋予其强制执行力;工商联的桥梁纽带作用,能有效引导企业认识调解、选择调解、信任调解;众信调解中心的专业服务,则是公正、高效化解矛盾的关键所在。
通过多方联动、协同发力,湛江法院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创新的举措,为重大项目建设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