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解决矛盾纠纷跟过去有什么不一样?也许家住韶关始兴罗坝镇的曾大哥很有发言权。
2022年,因刘某拖欠黄烟采摘劳务费,曾大哥及46名工友们将刘某告上法庭。始兴法院考虑到原告人数众多,且双方当事人均居住在罗坝镇,到县城应诉十分不便,决定“就地”将矛盾化解,依托此前设立的罗坝网上巡回法庭对此案进行审理。最终,经过开庭审理,曾大哥及工友们终于就还款时间与刘某达成和解,47宗劳务合同纠纷一次性圆满解决。
“挣钱十分不容易,那么多人到法院本部应诉也多有不便,所以我们选择网上巡回法庭开庭审理此案,尽可能为群众提供便利。”承办法官如是说。
这是新时代始兴法院人民法庭发展的一个缩影,网上巡回法庭,是始兴法院方便群众诉讼做出的新动作。离管辖法院路途远怎么办?不能到法庭参加庭审怎么办?法院把“坐堂审案”变为“上门办案”......近年来,始兴法院依托乡镇司法所、综治中心等基层治理单位,实现10个乡镇网上巡回法庭全覆盖,为群众提供在线诉讼、调解、巡回审判、法治宣传等司法服务,有效缓解村镇群众在途诉累问题,把最贴心的司法服务送给群众。
让双方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谈,1天时间竟可以解决长达9年的矛盾纠纷,这一幕发生在始兴法院的诉调对接工作室里。原来,老朱等13人在2013年的时候新购买了新建商品房,然而房地产公司却在收取了代办房屋产权证费用后,以种种原因多次推诿,致使房产证迟迟未能落实办理,这一拖,就是9年。
在接到朱某等13人提起的诉讼后,始兴法院充分发挥诉前调解“源头化解”作用,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将案件分流至诉调对接工作室。从有利于双方平和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办案法官向双方仔细解释说明办证费用背后的法律问题,并积极提供调解方案,最终在诉前成功化解该系列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
调的是矛盾纠纷,解的是民意民心,为当事人提供多元可选的解纷“菜单”,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的重要举措之一。“要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不仅要安抚好他们的情绪,还要找准双方利益的平衡点需求进行突破。”专职调解员小何说道。
“那我们退休保障问题到底要怎么解决?现在有什么解决方案?”胡阿姨说的退休保障问题源自于十几年前,当时胡阿姨等6名职工因所在的企业因对社保政策解读不明了,未及时向县社保中心对胡阿姨等人的社保进行核补,导致胡阿姨等人在退休后不能领取社保金。
2023年9月,始兴法院会同武江法院组织胡阿姨等人与县社保局、县税务局召开调解座谈会,通过“面对面”的真诚沟通、实实在在的解难方案,最终,预计通过诉讼需要花费半年时间解决的纠纷当即得到了明确答复,经过半个多月的对接、核算、追缴,圆满解决了胡阿姨等人的难题。
据悉,2020年至今,始兴法院通过非诉机制联动化解矛盾纠纷4051件,有效满足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司法新需求。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近年来,始兴县人民法院始终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贯穿诉源治理全过程,陆续建立“庭所共建”“网上巡回法庭”“3+X行政争议实质化解”等联动机制,构建群众家门口的“司法服务链”,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多元化解和源头化解,在2021至2022年度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质效考评中排名全市第一。“诉源治理联动工作”纳入韶关市市域治理品牌项目,筑牢了始兴社会和谐稳定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