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深圳市坪山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暨深化“1+6+N”工作体系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坪山坑梓召开。坪山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杜新利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赖培勤主持会议,区法院院长时春蕾出席会议,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到会指导。
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国、全省、全市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精神;组织参观坪山区级、坑梓街道、坪环社区、聚龙花园等综治中心;坑梓街道、坪环社区、市康宁医院等主要负责人作经验介绍。
会议指出,坪山区委区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综治中心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精神,区委主要领导亲自调研指导综治中心工作,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协调解决重大疑难问题,区政府将“高标准推进区、街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举全区之力,调动利用一切有效资源力量,锚定硬件、软件、队伍建设、作用成效“四个高标准”工作目标,高标准推进全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经过半年多努力,全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
一是阵地实现延伸。在建成区级综治中心、提档升级6个街道综治中心和24个社区综治中心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在大工业区、大型厂区、工业园区、特种医院和重点校区建设综治中心,实现综治中心阵地向基层延伸拓展。目前,已在深圳市大工业区、深圳生物医药创新产业园、聚龙花园小区、市康宁医院等人流密集场所建成4个综治中心,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积极筹建深圳技术大学综治中心,全区“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不断完善。
二是力量实现下沉。在安排政法单位、相关职能部门专业力量常驻、轮驻、随驻区、街两级综治中心的基础上,落实区领导、处科级领导包案制度,统筹推动重大疑难案事件解决。安排政法委、信访局干部到区级综治中心值班值守、到街道综治中心检查督导,帮助化解重难点矛盾纠纷。
三是资源实现整合。线上,全面整合相关信息系统,初步实现民生诉求、信访系统、非警务警情、矛盾纠纷全量汇聚;线下,发挥民警、网格员、楼栋长作用,全天候滚动摸排,累计排查矛盾风险9万余宗。常态化实行日报、周报制度,实时共享情报信息,有效实现趋势研判准、预警提示早、下达指令快。依托综治中心,单位部门化解矛盾纠纷参与意识更强、工作合力更大、处置质效更高。
四是管理实现闭环。齐抓共管民生诉求和信访事项,出台保障运行机制20余项,为区级综治中心有序高效运转提供了制度保障。落实矛盾调处“法治化路线图”,健全矛盾纠纷受理、分拨、督办全链条流程,积极发挥综治中心统筹协调督办作用,压实行业部门和属地街道责任,推动问题实质解决,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五是矛盾实现不上行。注重抓早抓小,坚持从民生诉求、初信初访中捕捉弱信号,及时妥善处理矛盾纠纷,坚决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扎实推动矛盾不激化、问题不上交。今年以来,全区综治中心化解矛盾纠纷1400余宗,其中超七成化解在街道和社区综治中心,全区民生诉求、信访总量同比下降超四成,全区刑事治安警情、八类暴力警情均同比下降,未发生个人极端案事件。
会议强调,下一步要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取得既有成效的基础上,聚焦问题见实效,在“四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是在风险源头防范上狠下功夫。要科学总结、准确把握辖区矛盾风险,特别是矛盾纠纷突出领域风险规律、特点,有效做好类案风险预判、防范、化解,切实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二是在矛盾实质化解上狠下功夫。要积极发挥统筹协调职能,主动寻求、调动一切有效资源,坚持在法治化轨道上,持续深化源头治理,及时有效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
三是在事件应急处置上狠下功夫。要围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健全完善行业部门和属地街道在信息共享、应急响应、协同处置方面工作机制,形成高效处置最大合力,确保事态在控、主体能控、风险可控。
四是在人员教育帮扶上狠下功夫。对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依法依规、积极主动解决到位,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对诉求无理群众,思想疏导和政策解释到位,教育引导群众理性看待问题;对确实存在生活困难的群众,按照相关政策帮扶救助到位,解决其实际生活难题。
区委政法委班子成员、委员,市直属有关驻区部门、区直属部门、区法院、区检察院,各街道,坪环社区,市康宁医院,深圳生物医药创新产业园、深圳市大工业区、聚龙花园等综治中心,比亚迪公司等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