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某工程公司涉嫌违法分包案,距办理截止仅剩5天,请督促经办人加快推进”。近日,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下称“执法大队”)执法监督员苗部辉收到广州市一体化行政执法平台弹出的红色预警后,第一时间联系该案具体经办人,启动案件超期防控流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案件办理。
这是广州市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局)设立“行政执法监督员”履行监督职责的一个生动写照。2025年以来,为落实《综合行政执法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七条》中“在各基层执法大队设置行政执法监督员,强化内部监督”,该局推出形象监督、行为监督、复盘监督、法治监督、执纪监督“五维监督”举措,积极兑现“综合执法不冰冷,愿意做企业家暖心、安心、舒心发展的首席服务员”的郑重承诺。

南沙开展“亮码入企”工作。
形象监督 文明亲和树新风
作为全市首个制定出台《综合行政执法行为规范》的单位,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局)以“八个不准”“十个不得”为准则,规范执法用语、着装仪容、执法纪律、执法程序、信息公示等环节,破解“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根除执法过程中言语不妥、行为简单粗暴等不良现象。
在深化标准化建设方面,巩固扩大2024年港湾街执法大队试点成果,选取万顷沙镇、榄核镇两个执法大队因地制宜开展标准化建设,通过4大部分7个维度和30多个子项的推进,实现执法队伍的软硬件、形象标识、精神风貌等全方位升级,企业满意率达98%。
行为监督 无事不扰优服务
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局)在全市率先开展“亮码入企”工作,并举办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暨“亮码入企”专题培训,以“广州粤执法”为载体,全面推行电子执法证,实时记录一线执法人员轨迹。
同时,建立“亮码入企”月通报制度,对照全区总数据动态查漏补缺。截至今年9月底,区综合执法系统共产生“亮码入企”记录893次,“无事不扰”“无批不查”“无亮不入”得到严格执行。
同时,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局)进一步织密监督网络。例如,通过优化局机关科室职责分工,实现监督、统筹职责分离,设立专室专责监督。首次在10个镇街执法大队、5个机关执法大队设置“行政执法监督员”,履行本单位“亮码入企”“三项制度”、着装持证、文明用语、执法印章管理等监督职责,发现问题现场纠正并向本单位、局机关同步反馈并跟进,直至问题整改,形成“发现—反馈—整改”的闭环监督链条。
今年以来,累计整改“三项制度”落实不到位问题18项、执法印章管理不规范问题4项,监督新进公务员持证上岗19人次,定期开展着装仪容检查和队列训练,全体执法人员规范意识与文明素养显著提高。
复盘监督 有错必究守底线
为落实《广州市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实施措施清单》要求,该局制定开展重点领域执法案件“回头看”整体工作方案,每月对农业、住建、房管、城管、国土、劳监等10个领域的线索处置与案件办理情况进行复盘,重点整治有案不立、重案轻罚、轻案重罚、同案不同罚、选择性执法、逐利性执法等问题。
截至9月底,复盘案件672宗,未发现违反规定、程序及违纪违法行为。行政处罚案件当事人满意率达98%。针对2%不满意当事人,已通过深度沟通达成谅解,持续提升执法公信力。
法治监督 柔性执法暖企心
为加强法制审核,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局)优化这一运行机制,将原由执法大队审核的行政处罚案件升级为局机关集中审核。情节复杂及有重大违法行为的案件,交由局案审会集体审核把关。
截至9月底,召开案审会13场次,集体审议重大执法决定75个;组织重大行政处罚听证会6场次;办理行政复议案件85宗,办结66宗;办理行政诉讼案件21宗,办结6宗,未出现不答辩、不举证、不出庭、不履行的“四不”现象。
在此基础上,该局将涉企案件列入审核重点,采取“刚柔并济”,严格落实包容审慎监管柔性执法的工作要求。
截至9月底,对劳动监察领域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轻微违法行为,依法撤销立案81宗;对国土资源、文广旅体、水务等领域违法行为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件,依法不予处罚114宗。
值得一提的是,该局在充分考量案情、企业经营状况及“回血”能力的基础上,还优化分期延期缴纳罚款和减免加处罚款流程,根据企业申请,依法对逾期未缴纳罚款的10家企业减免加处罚款24万元,同意企业延期缴纳罚款3家次。
相关负责人表示,该系列举措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负担、缓解了资金压力,获企业广泛认可。
执纪监督 廉洁执法固根基
着眼解决执法过程中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小鬼难缠”等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局)在全区系统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执法水平”专项整治,正风肃纪。局主要领导与镇街领导开展“双主官”集体廉政谈话3场次,分管领导到镇街执法大队开展专题廉政课29场次,在各镇街设置“监督举报意见箱”20个,制作派发《廉政监督卡》超万份,设置专线投诉电话、投诉邮箱,组织观看《借地生财》等警示教育片。专项整治开展以来,累计处理、处分违纪人员5人次。
据了解,该局在实施“五维监督”的基础上,还探索实施“行政执法观察期”“经济影响评估”“承诺从宽”等执法方式,进一步深化柔性执法包容审慎监管,区人大代表和企业普遍给予好评,为全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南沙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