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高尚品格,是镌刻在潮州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骨子里的精神基因,是千万普通潮州人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的本能选择。今日的潮州,见义勇为之风炽盛,无数凡人善举如星火般汇聚,彰显着新时代潮州的精神高度,成为活力潮州的生动注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营造见义勇为社会氛围”,为见义勇为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政策动能。在潮州,这一精神指引已转化为生动的社会现实,从完善的制度保障到广泛的群众参与,见义勇为从个体善行升华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
平凡英雄 铸就潮州义行群像
一位英雄就是一个标杆,一群好人温暖一座城池。

在湘桥区,一场以生命为代价的救援,诠释了勇敢与无畏的极致。2025年3月5日清晨,为营救一名产生轻生念头并趟入韩江的同事,市民谢桂、刘亮、苏树桂毅然施救。面对寒冷刺骨的江水和湍急的暗流,他们毫不犹豫地跃入水中,拼尽全力将轻生者何某拉回安全水域。轻生者成功获救,但谢桂、刘亮却因体力不支,不幸英勇牺牲。谢桂等3人用生命照亮了他人生的希望,英勇事迹感动粤黔两地,于2025年8月荣登"中国好人榜",被中央政法委评为“全国见义勇为勇士”,他们为潮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铸就了又一座精神丰碑。

2024年4月,一辆拖挂货车在潮州东联络线凤泉湖收费站出口突发火情,收费站工作人员任虎虎、陈梓杰和卢泽桐临危不乱,化身“消防员”,果断采取灭火措施,成功控制火势,保障了现场及周边人员安全。在受到表彰时,任虎虎朴实地说:“这只是工作中一件平凡的小事,我相信任何人碰到都会伸出援助之手。”他们的事迹证明,见义勇为并非遥不可及,它就体现在本职岗位的尽责与担当之中。

在潮安区,陈楚彪展现了人民子弟兵的英勇与担当。2023年春节前夕,他在浮洋镇仙庭村路遇老人落水,毫不犹豫跳入冰冷河水中施救。当老人脚陷淤泥时,他再次潜入水底徒手清除,最终成功将老人救上岸。事后他婉拒留名,悄然离去。其事迹被《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广受赞誉,先后被部队授予三等功、被省委政法委评为“广东省见义勇为勇士”,他又将所得慰问金全数捐出用于村中帮扶,彰显了军人本色与无私大爱。

在饶平县,快递员余小松在面对烈火时展现了惊人的勇气与担当。2023年4月3日下午,他在派件途中发现一家火锅店浓烟滚滚,火势凶猛,更危险的是,着火点旁摆放着五个煤气瓶。余小松没有丝毫犹豫,逆着人群冲进店内,与店主一同冒着猛烈的火势,徒手关闭阀门,将五个滚烫的煤气瓶(其中一个已着火)全部搬至店外安全地带,手掌被严重烫伤。随后,他又组织街坊用灭火器控制火势,为消防员最终扑灭大火赢得了宝贵时间。2024年1月,余小松被省委政法委评为“广东省见义勇为勇士”。
据统计,2022年至今,潮州市、县两级见义勇为评定委员会共评定见义勇为人员106人。这数字,是潮州人民侠肝义胆的实证,是"勇者不孤"最生动的注脚。
制度护航 让良善之光恒久闪耀
“当时那种情况,容不得你多想,肯定要救。”这是许多见义勇为英雄事后共同的感慨。为了让这份义无反顾得到最坚实的回响,潮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见义勇为人员的权益保障工作,坚决践行"不让英雄流血又流泪"的庄严承诺。
近年来,在省委政法委的统筹指导下,潮州市已建立健全市、县(区)两级见义勇为评定委员会,形成了覆盖全域的认定和表彰网络。同时,潮州市严格贯彻落实《广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并结合本地实际,细化了相关落实措施。
政策春风,润物无声。潮州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为见义勇为人员编织了一张严密的“保障网”:
打造宣传阵地,让义举家喻户晓。如今,在市人民广场、潮安人民公园、饶平大澳村、湘桥卧石村,见义勇为主题公园与广场已成为市民休憩与接受美德熏陶的重要场所。2025年6月,宣传阵地进一步向基层延伸,江东镇新建的见义勇为宣传栏已竣工投用,让见义勇为精神在乡镇一线焕发新的生命力。
创新保险保障,为英雄解除后顾之忧。自2024年起,潮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各县区创新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为全市见义勇为人员提供坚实的伤亡救助保障。这一举措,为善行义举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金融"防护墙",是政府表彰奖励之外极为有益和及时的补充。
2022年至今,市基金会累计发放奖励、慰问金逾120万元。从主题公园到保险保单,从现金奖励到政策倾斜,这一系列真招实招,共同构成了一个立体化的支撑体系,切实消除了见义勇为者的后顾之忧,让德者有所得,让勇者更有荣。
蔚然成风 让见义勇为融入城市基因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潮州深谙此理,通过持续不断的宣传引导,将见义勇为从英雄的壮举转化为市民的行动自觉。
如今,行走在潮州的大街小巷,见义勇为的氛围日益浓厚:
在市人民广场、潮安人民公园等公共场所设立的“见义勇为宣传栏”前,常有市民驻足观看,学习身边的英雄事迹。家长们会指着事迹墙,对孩子们进行现场的道德教育。
在全市各中小学校的主题班会上,"见义勇为"成为热议话题。老师们引导学生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如何正确、有效地帮助他人,"拨打110、120"、"向周围成年人求助"等成为孩子们口中的"标准答案"。
媒体矩阵持续发力,《潮州日报》、潮州广播电视台等官方媒体和新媒体平台,长期开设“身边好人”“见义勇为”等专栏,深度报道英雄事迹,让正能量成为网络主流声音。
见义勇为,正从一个个独立的感人故事,逐渐沉淀为潮州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一种深入人心的社会风尚和城市精神标识。
微光成炬 照亮古城前行之路
见义勇为,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点燃的道德星火。在潮州,从为救人而献出生命的谢桂、刘亮,到两度潜入河底的陈楚彪,从火海中徒手搬离煤气瓶的快递员余小松,到高速路口冷静灭火的收费员任虎虎、陈梓杰、卢泽桐……无数平凡的潮州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用果敢的行动诠释了"义"的内涵,用温暖的善举,甚至宝贵的生命,汇聚成磅礴的道德力量。

微光虽小,汇聚成炬,便可照亮前路。潮州,这座千年古城,正因为这些不断涌现的义行善举,而愈发显得温暖、文明、充满力量。见义勇为的精神,必将在这片热土上持续传承、生生不息,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潮州、幸福潮州注入不竭的道德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