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口角升级引发矛盾,变成故意伤害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等待邹某某与韦某某的会是什么结果?
邻里之间一时冲动引发故意伤害案件是否起诉?高某某在焦急地等待检察机关听证结果。
一时贪念想挣快钱,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参与诈骗是否要坐牢?韦某某为自己的行为深感后悔......
刑事检察官经常要面对的“小案”是关乎当事人前途命运的“大事”!小案不小看,最高检已将构建轻罪治理体系纳入《2023-2027年检察改革工作规划》。今年以来,肇庆市端州区检察院以轻微刑事案件为突破口,在建立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中心的基础上,打造全市首个“刑事和解工作室”,积极探索枫桥式刑事案件和解新模式。
工作室以“诉源治理最优解,能动履职促和谐”为理念,不断探索基层轻罪治理新思路,通过刑事和解架起检民“连心桥”,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传递检察温暖。今年以来,促成刑事案件和解11件,所办和解案件无一信访上访,无一申诉上诉,通过做好刑事和解工作的“加减乘除法”,探求出了天理、国法和人情的最佳结合坐标点。
构筑平台做“加法”
司法温情求“和”
几句口角之争,一时冲动动手,让原本和睦相处、友爱互助的老街坊邻居成了一起故意伤害案件的对立双方。高某因不满邻居音响声量过大与梁某某发生口角并厮打,造成梁某某鼻骨骨折(轻伤二级)。公安机关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将高某某立案侦查,随后移送端州区检察院审查起诉。办案检察官发现,高某某和梁某某是多年的老街坊邻居,日常相处和谐从未发生过矛盾。案发后,高某某非常懊悔,表示愿意赔偿,但因赔偿金额协商不成一直未达成谅解。
一时意气导致熟人变仇人,不但伤害了邻里情谊,更容易发展成世代积怨变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将刑事和解作为化解案件积怨矛盾的有力抓手,纳入被害人轻微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和过失犯罪案件的办理环节,充分发挥检察官主导责任,采取“先分后合”的调节方式,高效促成赔偿和解。如本案中,针对侦查阶段双方对赔偿金额意见分歧较大,多次协商未果的情况,检察官紧扣双方疑虑症结,分别做好释法说理工作,既站在被告人角度,科学计算赔偿数额供梁某某参考,劝解高某某在合理范围内给予被害人赔偿,争取从轻处理;又从被害人利益出发,客观阐述刑事和解未果后续将面临的诉讼成本和风险,就索赔不合理的部分予以耐心的解释和说明,成功促成和解,双方握手言和。
诉讼程序做“减法”
刑事讼累求“差”
每一起看似微小的案件,背后往往关系着几代人的人生。案子进入司法程序后,诉讼环节越多,程序空转的可能性越大,“案件虚胖”不仅浪费司法资源,也增加了当事人的诉讼负担。
为提升司法效率,节约当事人诉讼成本,降低社会对立面,端州区检察院建立轻罪、重罪、普罪、未检等专业化刑事办案团队,实现简案快办、快慢分道。其中,轻微刑事案件平均办理时长为十天,最快一天内办结,实现“简案快审出效率,繁案精审出精品”目标。
积极推行实质化“审、听、说”办案法,即在办案中及时充分了解当事人意见尽可能在源头消除误解矛盾,避免案件当事人来访申诉和重复控告申诉情况。实现被害人取得赔偿免于诉累,犯罪嫌疑人不用背负轻罪刑罚,司法机关节约司法资源,涉诉信访案件得到有效避免等“多赢”的效果。
司法加持做“乘法”
法律效果求“积”
针对轻微刑事和解案件以“检察官+检察官助理+侦查人员+社会团体力量”模式进行团队架构,实现刑事和解团队效能的最大化。搭建矛盾化解平台,方便社会力量共同助力刑事和解,形成融合法理、公德、亲情的社会大调解工作格局,有力促进刑事和解工作良性发展。善用“认罪认罚+社会服务”诉前考察机制,通过对达成刑事和解的涉案人实施联合惩戒和帮教,推进轻刑案件认罪具体化、悔罪行动化,发挥检察机关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效能。
例如办理邹某某故意伤害案,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是夫妻关系,邹某某在一次口角中将妻子摔在床上,造成妻子轻伤。事后检察官联合侦查人员多次回访被害人韦某某,了解到韦某某伤后身体的恢复情况、丈夫邹某某的悔罪态度及平常是否有家暴倾向,是否需要引入妇联力量对其进行帮助等情况。案发后检察人员教导邹某某通过主动承担起家庭的所有家务、对妻子的加倍细致的照顾去获得妻子的谅解,最终双方在检察官的劝解下达成和解。邹某某依法适用“认罪认罚+社会服务”诉前考察机制,通过多次积极认真的社会服务实践最终以公开听证达到所有听证员一致同意对其作出相对不起诉的处理。
诉源治理做“除法”
化解矛盾求“商”
刑事和解的重要前提是确保案件质量过硬。为此,端州区检察院通过召开检察官联席会议、“公开听证”等方式强化内外监督,提升检察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合理性。今年以来,先后就邹某某故意伤害案、韦某某诈骗案等5起拟作不起诉的轻微刑事案件进行听证,取得较好成效。
严格落实司法救助线索发现和移送工作要求,将司法救助线索作为每案必审必查内容,坚持应救尽救,纾解涉案当事人急难愁盼,消弭社会戾气。如彭某交通肇事案,了解到被害人其家庭困境,主动联系被害人家属向其讲解司法救助政策,告知其申请国家司法救助的权利,并协助其准备相关材料,以法治力度提升司法温度。
下一步,端州区检察院将继续探索开展“刑事和解+人民调解”工作机制,构建刑事和解与认罪认罚、公开听证、司法救助等机制有机结合等联动工作模式,形成多方参与、分工负责、互相协助、共同配合的多元调解机制,进一步完善“大调解”工作格局,以检察办案为载体,以和谐共赢为理念,以和解工作为平台,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为推进完善中国特色轻罪治理体系,推动刑事诉讼模式向更有利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方向转型贡献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