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记者从佛山市高明区人民法院(下称“高明法院”)获悉,该院于近日通过灵活执行的方式,成功为367名工人讨回了被拖欠的劳动报酬,总额高达803万元。这项行动工作不仅有效解决了这批追索劳动报酬的案件,还为工人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法院高效介入
助力工人追回拖欠工资
据了解,高明区明城镇某建材公司因经营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从去年初就开始陆续拖欠工人工资。这一情况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其中有87名工人因超过退休年龄,无法通过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权益,于是他们选择了到高明法院起诉该公司。
面对这一复杂的案件,高明法院和明城镇司法所积极介入,引导工人与建材公司达成和解协议,并依法进行了司法确认。同时,还有168名与该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工人也向高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反映了公司拖欠工资的情况。该局迅速作出行政处理决定书,要求建材公司支付工人工资。然而,建材公司并未按法律文书要求履行义务,于是87名工人和高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向高明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
高明法院执行局对此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召开工作会议,制定了详细的案件办理方案,并指派经验丰富的刘付敏法官负责办理该案。刘付敏法官在收到案件后,第一时间查阅了所有材料,并亲自到现场进行了实地勘查。
法院巧解查封难题
为367名工人全额追回803万欠薪
在勘查过程中,刘付敏发现建材公司现场存放着大量建材产品和货架。通过与公司实际控制人刘某的沟通,他了解到刘某原本计划卖掉这些产品和货架来还债,但由于已被查封,无法交货给已达成买卖意向的买家,因此无法支付工人工资。同时,刘某还提到公司还欠112名第三方劳务派遣工人的工资,希望能够一并解决。
刘付敏综合分析了已有资料,确认建材公司共欠367名工人的工资803万元,包括168名劳动关系工人、87名劳务关系工人和112名劳务派遣工人。考虑到常规拍卖程序耗时长、效率低、变现难的问题,以及工人们来自全国各地,案件拖得越久成本越高,刘付敏决定尝试说服各方协商变卖查封物,让工人尽快拿到工钱。
经过多次组织各方协商沟通,刘付敏成功取得了查封权人和其他申请执行人的理解和支持,同意解封部分产品和货架,让被执行人自行变卖并将款项优先足额支付给工人。在高明法院的指引下,各方共同申请了财产解封,并通过建材公司自行变卖、各方监管的方式,实现了被执行人财产变现803万元,足额支付了367名工人的工资。
该项执行工作不仅让工人们得以安心回家过年,也彰显了高明法院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的坚定立场和积极作为。据统计,2024年高明法院共执结欠薪案件465件,帮助681名工人追回劳动报酬1929.2万元。高明法院将继续坚持为劳资纠纷开通绿色通道,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心用情当好“护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