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意义上,“三心两意”通常指人做事犹豫不决或心猿意马,然而,在东莞有这样一位执行员,他用“三心两意”诠释出了执行工作的深刻内涵,更在重重困难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他就是邱基林,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执行局执行员、三级法官助理。
有一天,按照工作计划,邱基林和同事来到位于大岭山镇的一处厂房,对一批失踪已久的机器设备进行查封。据了解,这批设备原本属于一家融资租赁公司,该公司负责人赵先生在2023年以金融租赁的方式将5台机器设备租给了客户。然而,由于客户经营不善,不仅无法支付租赁费用,还导致机器设备失踪。赵先生通过诉讼追讨欠款,并在拿到判决后向法院申请执行,最终在东莞大岭山找到了部分设备。
在执行现场,邱基林对设备进行重新查封,并向厂房负责人详细解释了相关法律程序。他强调,设备在查封期间不能使用、损毁或擅自转移,需要由厂房负责人负责保管。下一步,法院将按照法定程序对设备进行评估拍卖。
对于法院的严谨执行,赵先生表示高度赞赏。他表示,在执行过程中,邱基林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及时告知他们需要提供哪些资料和配合哪些工作,法院的执行工作非常到位,不仅保障了他们公司的资产,也对不法分子进行了有力地打击。
此次查封行动,展示了邱基林的严谨态度和高效作风。大学法学专业毕业后,怀揣着对法律的敬畏与热爱,邱基林进入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从事执行工作。不同于民事、刑事审判等岗位,执行员更像一名“全科医生”,不仅要面对复杂的法律问题,还要与时间赛跑、与困难抗争。
多年来在执行岗位上的坚守,邱基林也逐渐形成了他独特的“三心两意”工作法。其中,恒心是他的工作基石,耐心是他化解矛盾纠纷的润滑剂,细心则是他精准施策、攻克执行难题的关键。
此前一宗长达15年的交通事故赔偿执行案,正体现了邱基林的恒心、耐心与细心。2009年,一场车祸夺走了吴先生妻子和女儿的生命,肇事司机阿文被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九个月,同时需民事赔偿57万多元,但阿文一直拒不履行判决义务。吴先生在2010年申请强制执行后,案件陷入了长达15年的拉锯战。
由于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案件执行曾一度陷入僵局。直到肇事司机阿文服刑结束后不久,吴先生才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当时法院通过对阿文名下财产进行查控,仅划扣到2100多元银行存款。案件执行再度搁置,但邱基林和同事的执行脚步并没有停歇。疫情期间,吴先生向法院提供了阿文家人在县城开店的消息,为了真实摸清阿文的财产状况,邱基林和同事两度奔赴江西进行实地调查。
邱基林和同事辗转江西多地,找到了一间破旧的泥砖房,随后又前往阿文家人在县城开的店进行调查,但收获并不大。最终,他们带着阿文家老屋的现场照片回到东莞。经过研判,决定对阿文家的老屋进行拍卖。2024年1月,约好评估公司后,邱基林和同事再次踏上了前往江西的路程,这次他们在途中遭遇了特大暴雪。
在大雪中跋涉了19个小时之后,邱基林和同事终于抵达当地的不动产登记中心。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中心工作人员出示的阿文名下房产资料竟有300多平方米,而且还是一栋三层小楼,这跟之前查找到的老旧泥砖屋反差巨大。
邱基林和同事带着新旧两张房屋照片再次深入村里调查。发现阿文家除了旧泥砖房的老屋之外,还新建了一栋有房产证的三层小楼。如今,阿文父母正住在新房里,但阿文却不知去向。于是邱基林就借机对两位老人进行释法,希望他们能劝说儿子尽早履行还款义务。
在邱基林和同事的多次协调和努力下,双方最终达成分期付款的执行和解协议。目前,所有执行款已支付完毕。在整个过程中,邱基林展现了其恒心、耐心和细心的品质,他不畏艰难险阻,始终坚守初心,最终为当事人赢得了正义。
如果说“三心”是邱基林攻克执行难题的“利器”,那聚意和创意这“两意”则是他提升团队工作效能和创新执行思路的重要“法宝”。
2020年1月,位于东莞市大朗镇的某印务有限公司因经营不善停业,欠下261名工人工资、职业病患者工伤赔偿款及经济补偿金等款项共计2500多万元。欠款中少则两三万元,多则高达百万元。
从2020年初到当年9月,工人们陆续拿着生效的仲裁裁决书来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除了劳动争议系列案件的2500多万元外,案涉公司还欠海关税费534万多元、供应商货款1078万多元,先后被包括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在内的三家法院查封财产。当时,邱基林和团队成员接到首批案件后就立即来到公司清点核查公司财产,但刚到厂门口就被员工围了起来。
邱基林第一时间向工人们释法,同时邀请他们派员工代表参与公司财产的清点当中。与此同时,邱基林和同事为工人们建立了微信群,及时通报办案进程,解释相关法律程序,收集工人们反馈的信息,送达相关文书材料。
经过两天两夜的清点,邱基林和同事对150多台大型机器设备列出了详细清单,并标明所在楼层和房间位置,在每台机器上都贴了标签。邱基林和同事认真负责的精神也进一步取得了工人们的信任。
由于邱基林的执行团队提前做了详细的准备工作,原本预计两天的评估工作只用了半天时间就顺利完成,后来经过拍卖,261名工人共计2500多万元的执行款最终全部执行到位。这一过程中,邱基林不仅展现了其专业素养和执行力,更体现了其对工人权益的深切关怀。
邱基林告诉记者,他提倡“聚意”,是在立足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借鉴或套用其他优秀法官的经验方法,同时发挥“创意”,总结思路想法,从而真正解决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袁女士的丈夫在东莞务工时意外身亡,雇主胡某却下落不明,导致法院生效判决的48万多元赔偿款无法执行到位,袁女士一家生活陷入困境。而袁女士一家的困境,邱基林一直记在心上。在邱基林的指引下,袁女士依法办理申请司法救助手续。最终,袁女士一家获得了近十万元救助金,得以舒缓家庭困境。
多年的执行工作,邱基林已经记不清执结过多少个案件了,但他深知,每一个案件背后承载的都是当事人的期盼。未来,他希望社会各界能对执行工作更多一份理解和支持,而他也将继续秉持这份“三心两意”,为更多的人送去法律的温暖与力量,让公平正义在社会的每个角落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