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十五运会开幕式进入倒计时,即日起,广州交警全面升级电动自行车管理措施,持续依托市、区两级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机制,对电动自行车重点交通违法行为保持严管严控态势。记者昨日从交管部门获悉,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交通安保“百日行动”以来,广州已查处闯红灯、逆行、闯桥隧等电动自行车重点违法行为超42万宗,其中闯桥隧查处量同比上升578.25%。目前,广州部分重点路口的电动自行车通行秩序得到改善。

聚焦重点时段区域
交警高频次整治“电鸡”突出违法行为
一名阿伯因涉嫌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被扣车,一外卖小哥因驾驶无效号牌电动自行车被查……昨日上午,在东风西路电动自行车整治点,半小时内先后有近10辆电动自行车被执勤交警暂扣,现场还有多名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因闯限行、不戴头盔等违法行为被处罚。
记者留意到,与此前相比,德坭立交下桥处闯桥隧的电动自行车变少了。在东风西路南侧人行道上停放的数十辆电动自行车中,无牌车仅一辆,遮挡号牌的情形较少。“你看这个号牌此前是被遮挡的,胶痕还在,二维码无法直接识别。对这种情况,我们会手动输入车牌号进行核查。”执勤交警发现该车存在5宗交通违法未及时处理,遂对其进行暂扣。
据统计,当天,全市共设置66个违法整治点,一上午共查处闯红灯、逆行、非法改装、闯桥隧及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违法行为7627宗,依法查扣无牌、非法改装等电动自行车303辆。
“交管部门将通过大数据分析研判,实施精准用警,在每日早晚高峰重点时段,围绕赛事场馆周边、主干道等重点区域,针对逆行、闯红灯等电动自行车突出违法行为开展高频次整治。”广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越秀大队龙警官表示,即日起,广州交警将以电动自行车治理为关键突破口,紧盯重点部位、严查安全隐患,联合城管、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部门,集中开展无牌假牌、“飙车炸街”、非法改装等专项整治,全面提升路面见警率及执法震慑力,确保全运会安全、顺利、圆满举行。
道路资源“精打细算”
共享车道建设里程突破55公里
地铁口周边区域存在电动自行车乱停放、违规占道现象,部分车主通过使用假牌或不悬挂号牌企图逃避“电子警察”执法,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针对这一现象,广州自5月26日起在全市地铁站口周边开展交通环境联合整治。
经过持续整治,全市电动自行车号牌悬挂率显著提升,治理成效逐步显现。“百日行动”开展以来,广州交警进一步加大查处力度,累计依法扣留无牌电动自行车3.08万辆,同比上升36倍,推动道路交通秩序持续改善。
“百日行动”开展以来,广州累计查处“飙车炸街”涉及刑事、治安案件162宗(刑事拘留18人、行政拘留116人);打击团伙65个,查处非法改装窝点360余处,联合教育部门对涉案未成年人开展矫治教育超50人。
此外,广州已在75条路段建成55.4公里“共享车道”,引导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在时空上合理分布,尽可能满足多方通行需求。今年以来,广州在346个路口建设或改造非机动车信号灯,完善572处非机动车过街通道;打造以广州大道天河北路口、广州大道广园东路口为代表的一批示范样本,通过渠化岛改造、开通非机动车专用过街通道、设置驻足等待区等措施,有效规范通行秩序。现阶段非机动车在规定车道通行的比例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