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门台山,一株株“向日葵”正沐浴着法治的阳光,绽放希望和梦想。
近年来,台山市人民检察院(下称“台山市检察院”)精心打造“向日葵”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品牌,以“青春向阳,守护成长”为核心理念,融合司法办案、犯罪预防、精准帮教与社会协同,构建了一张坚实的未成年人保护网,有效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据统计,“向日葵”未检品牌创立以来,台山市检察院已对122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帮教,向涉案未成年人家长发出116份《督促监护令》,为23人开展心理测评和心理疏导,开展司法救助10人,发放司法救助金接近21万元。该品牌成为了江门市“十佳”法治文化特色品牌之一。

“向日葵”法治宣讲团队成员在乡镇学校上法治教育课。
因爱而生
呵护花季少年
“向日葵”未检品牌的诞生,源于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2016年4月,台山市检察院正式成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成立之初,人少案多、工作紧凑是常态。“我们当时就想,怎么样用有限的力量,把未检工作做得更好?”台山市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未成年人检察部)主任、二级检察官罗洁丽回忆,团队从先进地区学习归来后,深受启发,决心创建一个未检品牌,进一步激发检察院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而阳光下盛放的向日葵,正寓意着让未成年人能走过阴霾,向阳盛开,在司法的温暖下走好未来的每一步。
“向日葵”未检品牌创立后,台山市检察院的未检工作从“单打独斗”走向了“合作协作”的广阔天地,构建起“法治教育基地+法治宣讲团+家庭教育指导站+台检君说法系列法治动漫”的全链条保护体系,融合预防、教育、帮教与创新宣传,护航每位未成年人在法治晴空下向阳绽放。
经过多年深耕,“向日葵”未检品牌已构建起“1+4”矩阵,其中“1”代表以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为主品牌,“4”则是党建、法治教育基地、法治宣讲团、家庭教育指导站四大子品牌,通过主品牌与子品牌的联动创建,充分发挥品牌建设的叠加效应和规模效应。
协同发力
织密护蕾网络
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检察机关一家之事。“向日葵”未检品牌有效推动了司法保护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六大保护”融合发力,凝聚起全市涉未成年人职能单位的合力。
台山市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谭绮梅还记得一个故事。几年前,台山市检察院应公安机关邀请,委派谭绮梅作为承办人,提前介入一宗校园欺凌案——孤儿小雪(化名)在学校被同学欺凌,同学还把欺凌视频广泛传播。除了当起小雪的“检察官妈妈”,谭绮梅还积极为小雪维护合法权益。她一方面主动联系司法行政部门,建议其为小雪指派法律援助律师;另一方面,支持小雪提起民事诉讼。最终,小雪通过诉讼途径获得了民事赔偿。小雪的例子,正是多部门尽责共画“同心圆”的生动实践。
台山市检察院还推动打造台山市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智慧平台,并依托这一平台协同公安机关对涉罪未成年人有针对性开展动态跟踪,防止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发生。
此外,台山市检察院与台山市教育局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未成年人保护及犯罪预防工作。台山市检察院还与台山市卫健局、台山市教育局、台山市妇联等单位达成共同推动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落地的共识,目前已实现全台山的医院、卫生院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宣传全覆盖。
法润心田
播撒法治种子
普法,是预防犯罪最前沿的防线。“向日葵”未检品牌在法治宣传上不断创新,从线下走到线上,从传统走向科技,致力于让法治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线下体验“活”起来。今年3月,台山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正式启用,成为普法宣传的核心阵地。基地深度融合科技与教育,配备了VR模拟法庭、机器人解说等高科技设备,让学生们可以“化身”庭审角色,沉浸式体验法律威严。
线上宣传“潮”起来。团队自主创作了法治动漫、漫画、微视频18部,其中“台检君说法”系列动漫中的《未检陈述馆》《我们的身体不容侵犯》等作品荣获国家级奖项。这些作品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解读防范性侵害、校园欺凌、电子烟陷阱等热点问题。
精准滴灌“实”起来。台山市检察院“向日葵”法治宣讲团目前已积极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过百场次,覆盖城乡各类人群超过10万人次。值得一提的是,团队每年会根据办案数据进行研判分析,针对高发的案件类型敲定普法重点。
从个案救助到制度探索,从司法办案到社会治理,台山市检察院“向日葵”未检品牌始终以检察温情守护青春,以法治阳光引领成长。正如其名,它始终朝着太阳的方向,不断追寻,致力于让每一株祖国的“幼苗”都能在法治的蓝天下,健康成长,灿烂绽放。
特写
台山高标准建设
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
鲜活“学法阵地”激发学法热情
想戴上VR眼镜“亲身经历”一场庭审吗?想和法治机器人互动学法吗?今年,台山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正式揭牌启用,这个集科技感、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的法治“打卡新地标”,集法治宣教、家庭教育、心理疏导、犯罪预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是“向日葵”未检品牌的重要载体,也是台山市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核心阵地。
区别于传统、单一、乏味的展板式普法,基地深度融合突出“未”“侨”“海”“新”四大特色。“未”指法治教育基地专门针对未成年人量身打造;“侨”指基地设计突出台山侨乡特色及涉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海”指设计中融入台山海洋元素;“新”指基地运用多媒体及新设备、增加科技感和参观者参与度,注重打造沉浸式、互动式的全新法治教育实践基地。
“我们的目标是基地在5到10年内都不过时,所以运用了很多前沿技术。”基地负责人介绍,通过视频展示、互动点播、VR体验等,同学们能直观学习法治发展进程、青少年犯罪误区、警惕网络犯罪、远离学生欺凌等法治内容。
为充分发挥基地作用,加强犯罪预防宣传工作,台山市检察院积极联合法院、司法局、教育部门等开展“模拟法庭”、“检察开放日”、“做懂法的新时代少年”主题民法宣传、“七彩课堂”等活动,深受广大师生、社会群众的欢迎。台山市新宁小学学生廖子麟说:“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知道了如何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接下来,台山市检察院将充分利用基地,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同时,将凝聚各方力量,提升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效能,持续将法治的种子播撒到更多青少年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