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也是社会文明的温暖底色。在江门这座侨乡,崇德向善的基因历久弥新。当危难发生,总有平凡人挺身而出——他们跃入江中救援轻生者,冲进火场转移受困群众,在街头制止违法犯罪。这些善举汇聚成照亮城市的光芒,展现出生生不息的浩然正气。
近年来,江门市将见义勇为工作深度融入平安建设与文明城市创建全局,通过健全机制、强化保障、创新宣传,为英雄构筑坚实后盾。一股“崇尚英雄、争当先锋”的清正风气,正涌动在江门的大街小巷,持续擦亮这座“正气之城”的温暖底色。
10月27日,江门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举行2025年度慰问见义勇为先进人物活动,为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属送上慰问金,并倡导全社会向典型学习,弘扬向上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传播社会正能量。

向绍彬爱心志愿服务队
义举频现
平凡人的不平凡选择
2024年8月31日凌晨4时的江门开平市,夜色深沉,江水无声。刚下夜班的重庆小伙向绍彬路遇两名哭泣女子,得知她们的朋友欲跳江轻生,他毫不犹豫地陪同前往现场。当轻生女子突然坠江,向绍彬纵身一跃跳江救人,自己却没有回来。他用生命书写了见义勇为的壮举。
在江门,见义勇为不是偶然的个案,而是一种绵延不断的城市气质。当向绍彬的名字还在人们口中传颂,另一群平凡人也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
今年1月9日傍晚,鹤山市某饭店后停车场,一辆小车突发燃爆事故,火势迅速蔓延,车主被困车内,情况十分危急。浓烟滚滚中,吴志强、李卓成、麦建敏这三位素不相识的路人,面对可能二次爆炸的危险,没有丝毫犹豫。他们用灭火器压制火势,徒手扒开车门救出被困司机。
在蓬江区,李荣添得知同村村民登山失联后,毅然冒雨参与搜救。在协助转移坠崖人员时,因连日大雨导致山体松动,他不幸被突然坠落的石块击中头部,英勇牺牲。他生前只是一个普通市民,却在关键时刻展现出非凡勇气,最终为救助他人献出宝贵生命。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截至今年8月,江门市已评定见义勇为人员215名,见义勇为人员的善举成功挽救了90余人宝贵的生命,有效制止了约40人次遭受暴力伤害并避免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制度保障
筑牢见义勇为人士坚强后盾
一座城市如何对待她的英雄,折射出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江门深知,崇高的见义勇为精神需要坚实的制度保障来滋养和传承。
近年来,江门市出台《江门市评定见义勇为的确认办法(试行)》《江门市见义勇为基金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文件,构建起从行为认定、表彰奖励到权益保障的全链条工作机制。
2022年,江门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正式成立,为这座城市树立了新的道德标杆。基金会自成立以来,累计表彰和慰问见义勇为人员或家属190余人次,发放抚恤金、慰问金78万元,切实让见义勇为者流血不流泪。
数字背后,是一座城市对英雄们的深情厚谊。基金会不仅是见义勇为英模们的“娘家”,更是他们坚强的后盾。从行为定义、职责分工到确认流程、权益保护,多层面形成全链条保障机制,营造崇德向善、正气充盈的良好氛围。
对见义勇为人员的关怀并非一时一地的慰问,而是常态化的机制。近年来,江门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持续完善见义勇为人员(家庭)档案库,成功推荐3名群众入选中华见义勇为勇士榜,12名见义勇为人员获省级及以上表彰,切实让见义勇为者感受到社会的尊崇与关爱。
今年7月31日,向绍彬家属一行专程从重庆来到江门,向市委政法委、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赠送锦旗,表达对基金会弘扬向绍彬见义勇为精神以及对其家属关爱保障的深切感激。这位失去爱子的父亲动情地说:“感谢大家对绍彬的认可、对我们家属的关怀,也希望绍彬的精神能通过服务队传递下去,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文化滋养
让见义勇为蔚然成风
在江门,见义勇为不仅是个人的英勇行为,更是一种深入城市血脉的文化传承。这种文化的形成,得益于多方位的宣传引导和价值引领。
向绍彬先后被认定为“开平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江门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广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并荣膺2025年第一季度“广东好人”称号。2025年6月,他荣登“中国好人榜”,当选“见义勇为好人”。
每一场表彰,不仅是对英雄行为的肯定,更是对社会价值的引领。
目前,江门已评选道德模范(含提名奖)145人(组),其中见义勇为类占13人(组);“江门好人”436人(组),见义勇为类55人(组)。这些数字背后,是江门长期以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持续努力。
凡人微光,汇聚成炬。涓涓细流足以汇聚成江海,市民们献出的一份爱心,都是一份坚强的支持,将为见义勇为精神在侨乡大地的传承注入源源不断的温暖力量。
截至目前,江门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已募集资金超433万元,其中市慈善会“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市本级定向认捐70万元,江门农商银行等27家爱心企业及个人捐赠363万元。
下一步,江门将持续健全“快速认定—及时救助—长效帮困”的全链条保障体系,着力推动“人人崇尚正义、勇于互助”在社会蔚然成风,让见义勇为成为这座城市闪亮的文明名片。
记者手记
正气江门 从一个人到一座城
英雄的精神之火,需要有人接过并传递。在江门,见义勇为正在从个人的英勇行为,转化为社会的共同行动。
1月9日,江门市成立了首支以个人命名的志愿队伍——“向绍彬爱心志愿服务队”。这支由滴滴网约代驾司机和饿了么外卖骑手组成的队伍,将见义勇为精神融入城市的“毛细血管”。
服务队队长彭乾坤表示:“向绍彬同志在危急时刻舍己救人,展现出非凡的勇气与担当。我们将以向绍彬为榜样,传承和弘扬他的见义勇为精神,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积极践行志愿服务精神。”
更令人感动的是,向绍彬的父亲向启文也将对儿子的思念转化为对社会的大爱。7月,他专门从重庆来到江门,将锦旗送到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感谢社会各界对见义勇为家属的深切关怀。
“任何时代都需要有英雄,我们要传承和学习向绍彬舍己救人、助人为乐的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向绍彬的生命体现更久远的价值。”江门市相关负责同志表示。
如今,在江门的大街小巷,见义勇为的精神正在生根发芽、开枝散叶。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群人到一座城,江门用她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人人崇尚正义,社会才有正气”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