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9时,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2016年成绩,分析了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2017年政府重点工作任务。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继续保持着强烈的“克强风格”,令人振奋,让人期待。很多群体都能够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读到大量的“实事”,一系列的民生问题、社会问题有望在2017年得到较好地解决。作为普通百姓,完全能够在政府工作报告的一些细节中,体味到2017年的稳稳幸福。
2017年,社保福利将进一步扩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政府将继续适当降低“五险一金”缴费比例,这将进一步降低单位和个人的经济负担。在养老方面,稳步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在医疗保险方面,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得到提高——由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450元……同时,关于在全国推进医保信息联网、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完善大病保险制度等方面,政府也都做出了承诺。
2017年,教育权利将进一步丰富。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加快实现城镇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持续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农村招生规模也将持续扩大;博士研究生的助学金补助标准也将提高。应该说,政府在教育领域发的红包,数量和金额仍然在持续扩大。
2017年,蓝天白云将进一步增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加强对雾霾形成机理研究,提高应对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加强处罚问责,要通过全社会不懈努力,让蓝天一年比一年多起来。在排污治理方面,对所有重点工业污染源实行24小时在线监控。明确排放不达标企业最后达标时限,到期不达标的坚决依法关停。这些措施正在扭转“边发展边污染”的老路子,一系列污染难题有望得到妥善解决。
2017年,城镇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政府工作报告中规划,今年实现进城落户1300万人以上,加快居住证制度全覆盖。不仅如此,政府也在积极推进城市地下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城市将既有“面子”更有“里子”,一些看似难以解决的“城市病”将得到“治疗”。
除此之外,关于精准扶贫、关于解决城镇新增就业人员问题、关于取消长途和漫游费、关于分级诊疗与家庭签约医疗服务、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城乡困境儿童保障、关于帮助孤寡老人和残疾人补贴制度、关于解决好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政府工作报告中均给予了非常明确的答复。
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提出了这样10个字,“心里有温暖、生活有奔头”,这和习近平主席所讲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一脉相承。应该说,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让人民有了更多的幸福期待和盼头。政府工作报告是承诺,要兑现这些承诺需要实干,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干”,最终通过“干”来提升国人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