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假期的惠州大亚湾街头,阳光透过麦当劳的玻璃窗,落在申请人李某微微颤抖的手上。当6年未见的孩子蹦跳着扑进她怀里时,双臂的温度透过衣衫传递,将“纸上探视权”化成了真实的重逢暖意。这个迟来的拥抱背后,是惠州市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执行干警历时数月的不懈努力。
而2025年夏天,工人张某的一通感谢电话同样令大亚湾区法院执行干警欣慰:“拖了大半年的工资终于到账,谢谢法官救了急!”
这两桩民生小事的圆满解决,背后是大亚湾区法院执行干警对每起民生案件的全力以赴,是对群众急难愁盼的真切回应。今年以来,大亚湾区法院执行局秉持“如我在执”理念,将关乎群众“柴米油盐”的民生案件办理作为重中之重,持续优化执行流程、加大攻坚力度,推动案件快结快办,让群众权益及时兑现,用扎实成效书写司法为民答卷。
柔性破冰:
跨越6年隔阂,让母爱不再缺席
“整整6年没见孩子了,我真的快放弃了……”今年国庆节前夕,千里之外的申请人李某拨通大亚湾区法院执行局的电话时,声音里带着哭腔。
这桩跨越六载的探视权纠纷,要从孩子两岁时说起。彼时李某与被执行人张某协议离婚,后张某举家迁至大亚湾,探视变得艰难。李某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作出了“周末视频探视、寒暑假共同居住”的判决,但判决生效后,李某仅视频见了孩子一两次,后续邮件沟通均被张某以“孩子不愿见”“影响学习”为由拒绝,判决成了“看得见摸不着”的权利。无奈之下,李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探视权执行,不能只讲法律硬框,更要解情感死结。”执行法官翟浩华接手案件后,将“柔性沟通”作为破局关键,她一次次上门找张某父母谈心,从孩子成长规律聊到亲情陪伴的重要性;多次传唤张某,明确告知拒绝探视的法律后果,可对方要么失联,要么指责干警 “骚扰家人”。无奈之下,法院对张某采取限制高消费、列入失信名单的措施。
半个月后,失信惩戒的压力促使张某主动联系法院,希望协商探视事宜。此时暑假已过,李某提出了国庆假期线下见见孩子的期望。“哪怕牺牲假期,也要帮这对母子圆了见面的心愿!”执行法官与张某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释法明理,从法律规定谈到亲情伦理,从离婚后的亲子关系谈到成长中的陪伴缺失,终于让张某放下抵触,约定了见面时间与地点。
见面的日子在期盼中到来,执行干警与法警全程陪同。当孩子蹦蹦跳跳出现在麦当劳门口时,李某瞬间红了眼眶,6年的思念在拥抱中彻底释放。阳光落在两人交叠的肩膀上,把 “迟到的陪伴”晒得暖融融的。
硬核执行:
刺破“空壳”公司,让欠薪“落袋为安”
“家里等着这笔钱交房租、供孩子上学,实在拖不起啊!”2024年7月在大亚湾区法院执行局,张某攥着皱成一团的调解书,声音里满是焦灼。此前,他与惠州某建设有限公司就10万元欠薪达成调解,后公司仅支付4万元,便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一再拖延。这笔欠薪,成了压在张某心头的“心病”。
执行干警一边安抚其情绪,一边立刻启动财产查控,可结果显示:该公司名下无银行存款、无房产车辆,是一家“空壳公司”。为摸清企业实际经营状况,执行干警传唤公司法定代表人杨某到院,杨某坦言,公司近年受工程项目回款延迟、市场需求下滑等因素影响,不仅账户无可用资金,部分未完工项目也已暂停。“公司早已停摆,我实在拿不出钱来付。”
“不能让劳动者的血汗钱打水漂!”执行干警没有就此止步,转而深挖该公司工商档案与股东出资情况,最终发现两名股东存在“出资义务未完全履行”的关键问题。
依据新《公司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法院根据债权人张某的申请,作出执行异议裁定,依法将两名股东追加为被执行人,并明确告知:若拒不履行法律义务,将面临资产冻结、信用惩戒,甚至刑事责任。在释法明理无果后,执行干警果断对两名股东采取冻结银行及网络支付账户的强制措施。
压力之下,股东主动联系法院,承诺尽快履约。今年7月底,该公司将剩余工资及逾期利息全额转入法院案款专户。“钱到账了!”张某的感谢电话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哽咽,“感谢法官帮我解了燃眉之急!”
机制创新:
优化流程提效,传递司法温度
从追薪案件的“硬核攻坚”,到探视案件的“柔性破冰”,是大亚湾区法院执行局“民生优先”的生动实践。今年以来,该院秉持“如我在执”理念,聚焦民生重点,通过流程优化、精准施策,实现执行质效与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小标的案件“速执快结”。针对5万元以下小标的案件开展专项清理行动,1-9月受理1662件,结案1662件,执行到位金额达1482.83万元,尽显“抓早抓小、源头化解”的治理成效;涉民生案件办理延续“绿色通道”机制,从立案、查控到案款发放全程“提速减时”,尤其在欠薪案件执行中,通过“追加责任主体”“关联企业追责”等手段,确保劳动者“血汗钱”应执尽执、颗粒归仓。
信用管理“刚柔并济”。一方面,积极探索建立信用修复与守信激励机制,对主动履行的被执行人,及时屏蔽失信信息,1-9月为37名自然人、36家企业修复信用,出具8份修复证明,帮他们抹去“信用污点”,减少对个人生活和企业生产的影响;另一方面,对拒不履行、恶意规避执行的行为坚决亮剑,向公安机关移送拒不执行判决、裁定7人,以司法强制力倒逼义务履行,切实维护法律权威与胜诉当事人权益。
涉企执行“留足空间”。灵活运用“活封活扣”、执行和解等方式,既保障申请人合法权益,又为企业留足经营余地。1-9月通过执行和解成功处理涉企案件404宗,和解标的额达3.68亿元,实现“执行与发展”双赢。
案款管理同样高效。通过多环节联动强化案款监管,确保案款“应发尽发、快速发放”。1-9月共发放案款44652.69万元,同比上升45.44%,让胜诉权益及时落地,让公平正义不再“迟到”。
“执行工作既是兑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传递司法温度的‘最前沿’。”大亚湾区法院执行局局长李海仁表示,将继续以法治力度守护群众权益,以司法温度化解矛盾纠纷,让“司法为民”落在每一起案件里,暖在群众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