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公安厅刑事技术中心主任法医师、DNA检验科科长李海燕
“每次出现场,只有一个感受:好累!”做了20多年法医,她早就看淡生死。
一副金属边眼镜、马尾辫、齐刘海,穿上警服、白大褂的她认真起来,比港剧《法证先锋》里的女主角还要帅上三分。她出具的鉴定报告,数据可精确到20多位点,报告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认真推敲。她深知,这可能攸关生死,不容有错。
她是公安部刑事技术特长专家,广东省公安厅刑事技术中心主任法医师、DNA检验科科长李海燕。
潜逃16年,嫌疑人在她手中现形
“上大学之前,我也不知道法医是干什么的。很多人对法医的印象就是很脏、很臭,跟死人打交道。”李海燕说。与生死打交道的行业很多,唯独法医,面对的都是非正常死亡。
“死因是什么?是自杀还是他杀?死亡时间多久?杀人凶器是什么?这些都要求法医在短时间内根据现有的知识做出判断,很可能影响案件的侦查方向。”李海燕告诉记者。
随着近年来DNA技术的发展,这些难题的解答变得越来越精确而具体,甚至通过DNA比对,可以直接找到某个人。在李海燕的手中,许多大要案的嫌犯因此一一精准现形。
今年以来,广东公安刑侦部门积极推进命案积案攻坚工作。不少积案困扰民警数年,也是在李海燕手中,精准比对出嫌疑人的踪迹。
2001年4月18日,肇庆市大旺高新区某村发生一起特大抢劫杀人案,某商店店主李某某夫妇及其小孙子被杀死在店内,该店营业收入及部分物品被劫。16年过去,嫌疑人身份一直成谜。
今年10月,李海燕对现场遗留的刑事物证进行重新比对,成功比中一名人员,并锁定其就在湖北省武汉市。办案民警立即奔赴湖北武汉,于10月19至21日,先后将张某和、陶某如、余某汉等3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捕归案。
经审讯,该3名犯罪嫌疑人对16年前在大旺抢劫杀死3名受害人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刑事技术的发展进步,也让很多嫌疑人对犯罪望而却步,广东的命案数也在逐年下降。“很多嫌犯都说,能不杀人就不要杀人,到哪儿都有人把你找回来。”李海燕说。
DNA打拐 帮500多名孩子回家
除了破案追凶,李海燕还与数百名被拐孩子结下深厚缘分。
2009年,在公安部的部署下,全国打拐DNA数据库建立,李海燕参与指导广东省打拐DNA数据库建设。广东数据库与全国联网,可在全国范围内比对寻,至今累计比中被拐卖儿童544名,帮助被拐儿童回家。其中包括被拐16年的儿童。
“很多小孩被拐的时候都很小,过了几年,长相都变了,甚至有的被拐十几年二十几年,怎么确认他们的亲缘关系?DNA帮助很大。”李海燕说,“我们的打拐DNA比对都做到20多位点,也就是说,一旦匹配,准确率非常高。”
她曾为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做过DNA比对,这个年轻人成年之后才听说自己好像是被拐的,希望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因此提交血样给有关部门。经过李海燕和同事们的努力,数据库最终比对一对来自四川的父母。
近几年,李海燕越来越忙。今年上半年,全省提取的DNA检材就达20多万份,是去年全年的两倍。“我们的实验室也在增加,DNA技术在一些小案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李海燕告诉记者。
随着技术的发展,法医能为刑事案件的破获提供的证据越来越精确、分量也越来越重,这对精准度也提出极高的要求。
“有人跟我说:‘李姐,我压力好大。’其实我压力更大!”李海燕说,“人命关天,如果出错,怎么办?所以每一次出鉴定,尤其是命案,我们都会进行严格的预评估,让它不出错。”
做了20多年法医,李海燕仍然有一种少年般的激情和自豪感,说起案子就眉飞色舞。“做刑侦的,一旦破了一个很成功的案件时,就会不停地说,我们法医也是这样。当每个人都在不停地叙说这样的故事,我觉得真的很有意义。”(记者张璐瑶,通讯员:何飞、黄康灵)